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当刀具磨损到一定程度,崩刃、卷刃(塑变)或破损时,刀具即丧失了其加工功能而无法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此中现象称为刀具失效。刀具破损的主要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后刀面磨损 后刀面磨损是由机械交变应力引起的出现在刀具后刀面上的摩擦磨损。如果刀具材料较软,刀具的后角偏小,加工过程中的切削速度偏高,进给量太小,都会造成刀具后刀面的磨损过量,并由此使得加工表面的尺寸和精度降低,增大切削中的摩擦阻力。因此应该选择耐磨性较高饿刀具材料,同事降低切削速度,加大经给量,增大刀具后角。如此才能避免或减少刀具后大面磨损现象的产生。
(2)边界磨损 主切削刃上的边界磨损常发生于与工件的接触面处。
主要原因是工件表面硬化、锯齿状切削造成的摩擦。解决措施是降低切削速度和经给速度,同事选择耐磨刀具材料,并增大刀具的前角,使切削刃锋利。
(3)前刀面磨损 前刀面磨损是在刀具的前刀面上摩擦和扩散导致的磨损。
前刀面磨损主要由切削和工件材料的接触,以及对发热区域的扩散引起。另外刀具材料过软,加工过程中切削速度较高,进给量较大,也是前刀面磨损产生的原因。前刀面磨损会使刀具产生变形、干扰排屑、降低切削刃的强度。应该采用降低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同时选择涂层硬质合金材料,来达到减小前刀面磨损的目的。
(4)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是切削刃在高温或高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
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太高以及工件材料中硬点的作用,刀具材料太软和切削刃温度较高等现象,都是产生塑性变形的主要原因。塑性变形的产生会影响切削的形成质量,并导致刀具崩刀。可以通过采取降低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选择耐磨性高和导热性能好的刀具材料等措施,达到减少塑性变形的目的。
(5)积屑瘤 积屑瘤是指工件材料在刀具上的黏附物质。
积屑瘤的产生会大大降低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会改变切削刃的形状并最终导致切削刃崩刃。采取的对策是提高切削速度,选择涂层硬质合金或金属陶瓷等刀具材料,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冷却液。
(6)刃口剥落 刃口剥落是指切削刃口上出现一些很小的缺口,非均匀的磨损。
主要由断续切削、切屑排除不畅等原因造成。应该在加工时降低进给速度、选择韧性好的刀具材料和切削刃强度高的刀片,来避免刃口剥落现象的产生。
(7)崩刃 崩刃将损坏刀具和工件。
主要原因有刀具刃口的过渡磨损和较高的加工应力,也可能由于刀具材料过硬、切削刃强度不足以及进给量太大造成。刀具应该选择韧性较好的合金材料,加工时应减小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另外还可选择高强度或刀尖圆角较大的刀片。
(8)热裂纹 由于断续切削时的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垂直于切削刃的裂纹。
热裂纹会降低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并导致刃口剥落。刀具应该选择韧性好的合金材料,同时在加工中减小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并进行干式切削,或在湿式切削加工时有充足的冷却液。